請容我偷鄭有傑導演的這句話當做本文的標題:
「改變國家要從看不到的地方做起,我們是責無旁貸的前鋒。希望社會變得更好的話,這件事就不能期待其他人去幫你做。」
--鄭有傑:良心的沈默就是邪惡的幫兇
今天,我們再度走上街頭,不但是要討回上次被糊弄的那個說好的公道,同時也走上街頭向各位道歉。
為我們這些年來對公共事務冷漠道歉。
為我們一直以來只鍵盤關心而不願意做出具體行動道歉。
為我們沒有用心監督我們的政府放任他們胡作非為道歉。
這樣的道歉,並不是代表所有走上街頭的人發言,而是只代表我自己與我的朋友們。我們是誰並不重要,但是我們要告訴大家,這件事情,還有以後的事情,我們管定了!我們並不冷漠、我們並非沒有愛。不了解政治、不喜歡聊政治將不再是我們的藉口,因為政治就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就是政治。
今天看到大家再度回到街頭,我想說的是: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A Tale of Two Cities
是呀,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但是也有可能是最好的時代。為什麼呢?因為最早接觸ptt的族群,已經開始進入社會了;而屬於我們的時代,其實才正要開始。
Read on →你喜歡無聲的和諧,還是熱烈的爭辯呢?
包含我自己在內,可能很多人都喜歡前者;覺得爭辯傷感情,覺得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喜歡被打臉。
強者我前室友薛斗曾經說過讓我常常反覆思想的話:真理是越辯越明。這句話大家都聽過,但是我卻時常思索這句話的意思。等到我又長大了一些,我開始有些失望,因為我總覺得大家的意見是發散的,總是各說各話、毫無交集。後來,我才發現,還有一種東西,叫做立場──有些事情其實並沒有真理存在,而只憑立場。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家巷口開了一家7-11,地方的年輕人可能會很高興,覺得可以買到時髦的巧克力,吃到風行一時的冰淇淋,但是你家對面的老王開的雜貨店可能就此陷入愁雲慘霧,因為他的生計想必將大受影響。在這個故事之中,要開一家7-11,是好、還是不好,肯定是辯論不出結果的,因為對有人來說是好,有人來說不這麼好,也或許對有些人來說結果是負面的,也因此,大家只能各自表達自己的立場。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他覺得FB陷入瘋狂,他覺得很不舒服;他覺得大家不理性,覺得大家被煽動。老實說,看到我有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我替他覺得很難過。我想說的是,難道你不喜歡看到熱烈的爭辯嗎?難道你安於舒適而和平的寧靜生活嗎?希望每天都美好如往常?其實我也跟你一樣;但是現實是,我們的世界並不是這樣子的。
我想說的是,任何立場都是可以表達的,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可以說出你的想法。我看到有人提出支持服貿的說帖,也看到有人嘗試把正反方的說法都貼出來,當然也看到我比較多數的朋友,努力散布著服貿有什麼威脅的說明。要不要支持服貿,不是一個 yes/no question;就算真的是,那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吵雜的。而且還醜陋無比。打開懶人包或者說帖,是你的第一步。你不見得需要馬上做出任何判斷,但是至少可以先從了解開始。
請容我再多嘴。第一,政治,就是大家的事情;並不是遮住自己毛茸茸的耳朵,就可以讓自己不沾染上政治。第二,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我們最鄰近的國家,沒有之一,但是同時也請嘗試去思考,中國之於台灣,還扮演了一個角色──請問是?
你有看過比這裡更有秩序的一群人嗎?如果這是暴民,那什麼才不是暴民?
今天下午我到場的時候,發現現場已經跟1985的行動一樣,建立起醫療通道,每條路至少都有一條;此外,我還看到,一群無私的朋友,自願撐起管制線,並且仔細、耐心地面對有些民眾的不諒解。
我還看到了,現場源源不絕的物資,不斷餵食大家。待在現場,雖然不比待在家裡,但是絕對比搭飛機還舒服,每隔幾分鐘就會有志工問你要不要吃東西?要不要喝水?
這麼多物資,那一定製造很多垃圾吧?完全相反,我還看到了不時走動的志工,收回收、收垃圾。
這些人在今天之前,毫不相識,卻挽起衣袖,為大家服務,也為社會服務。更令人驚訝的是,我原先以為這些人清一色都是大學生,但是我錯了,這些撐起管制線、發放物資、收拾垃圾的志工,許多都是高中生!我不知道他們是早上穿著制服就來這裡了,還是放學後過來的,但是我覺得非常感動!因為我自己在讀高中的時候,也許根本就還不認識街頭運動,也許也會跟著媒體一起覺得這些人是暴民。
從兩次仲秋的起義之後,除了讓社會大眾(呃我指的可能不包含只看旺中的人)認識的公民崛起的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在這次的行動中,確實看到了練兵的成果。
除了確實的收拾垃圾(因為媒體很有潔癖很在意這個)、確實建立緊急通道之外,糾察隊、媒體聯絡、國際發聲、法律解讀,論述、發言,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來「他們」其實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小敏小敏,你有看過暴民嗎?我帶你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