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9 years ago
嗨嗨大家好,距離上一篇「英文論文標題的大小寫問題」發表後已經又過了兩個月了科科,總算有空再來寫個續集。今天要討論的是每個研究生一定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引用一篇文章。要先說明的是,引用文章技巧與知識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所以今天我要講解的,限縮在理工科的英文文獻上,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討論社會人文學科,也不討論中文文獻;更進一步來說,礙於篇幅(什麼?!),今天應該只會講到期刊論文的引用。
什麼地方可以用到 referencing 呢?這裡提供三個例子:簡報投影片、發表論文、畢業論文。由左邊到右邊,規模由小而大,但是後面講的都可以一體適用,並沒有太大的分別;當然,三者的版面大小與篇幅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後面也會講到如何做對應的調整。
開宗明義先來定義,citation的最大用意,是要讓讀者能夠藉由你提供的資訊找到那篇文章,所以上面的每一個資訊,有的無關緊要,有的則不可或缺。
科學界的期刊論文引用有兩種系統,分別是 Havard 和 Vancouver ,前者在文章內容中,標註的是(作者+年份),而在文末則將所有引用文獻依照作者姓氏依照字母排列;而後者,則是在文中依照出現順序標註數字,例如 [1] 或者上標1,而在文末也將文章依照出現順序羅列。以我自己的體驗,絕大多數理工(編按:我講的理工是指我所熟悉的物理、光電、電機,後同)領域論文,都偏好 Vancouver 系統,亦即在文中標註數字,而在文章最後的 References 處依照出現順序,寫出各編號對應的文章。
下面的文章,將會簡單分成兩個部分:我會先示範一個 citation 的各種寫法,然後再介紹 citation 中各個欄位的意義。
一開始,我就要介紹最詳細 的寫法:
Po-Nan Li, Hsiu-Hao Tsao, Jer-Sing Huang, and Chen-Bin Huang, “Subwavelength localization of near fields in coupled metallic spheres for single-emitter polarization analysis,” Opt. Lett. 36 (12), 2339-2341 (2011).
以一篇期刊文章的引用來說,這已經是最詳細的寫法了。其中包含了幾個元素:
Read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