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過比這裡更有秩序的一群人嗎?如果這是暴民,那什麼才不是暴民?
今天下午我到場的時候,發現現場已經跟1985的行動一樣,建立起醫療通道,每條路至少都有一條;此外,我還看到,一群無私的朋友,自願撐起管制線,並且仔細、耐心地面對有些民眾的不諒解。
我還看到了,現場源源不絕的物資,不斷餵食大家。待在現場,雖然不比待在家裡,但是絕對比搭飛機還舒服,每隔幾分鐘就會有志工問你要不要吃東西?要不要喝水?
這麼多物資,那一定製造很多垃圾吧?完全相反,我還看到了不時走動的志工,收回收、收垃圾。
這些人在今天之前,毫不相識,卻挽起衣袖,為大家服務,也為社會服務。更令人驚訝的是,我原先以為這些人清一色都是大學生,但是我錯了,這些撐起管制線、發放物資、收拾垃圾的志工,許多都是高中生!我不知道他們是早上穿著制服就來這裡了,還是放學後過來的,但是我覺得非常感動!因為我自己在讀高中的時候,也許根本就還不認識街頭運動,也許也會跟著媒體一起覺得這些人是暴民。
從兩次仲秋的起義之後,除了讓社會大眾(呃我指的可能不包含只看旺中的人)認識的公民崛起的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在這次的行動中,確實看到了練兵的成果。
除了確實的收拾垃圾(因為媒體很有潔癖很在意這個)、確實建立緊急通道之外,糾察隊、媒體聯絡、國際發聲、法律解讀,論述、發言,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來「他們」其實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小敏小敏,你有看過暴民嗎?我帶你去看!
延伸閱讀
你喜歡無聲的和諧,還是熱烈的爭辯呢?
包含我自己在內,可能很多人都喜歡前者;覺得爭辯傷感情,覺得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喜歡被打臉。
強者我前室友薛斗曾經說過讓我常常反覆思想的話:真理是越辯越明。這句話大家都聽過,但是我卻時常思索這句話的意思。等到我又長大了一些,我開始有些失望,因為我總覺得大家的意見是發散的,總是各說各話、毫無交集。後來,我才發現,還有一種東西,叫做立場──有些事情其實並沒有真理存在,而只憑立場。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家巷口開了一家7-11,地方的年輕人可能會很高興,覺得可以買到時髦的巧克力,吃到風行一時的冰淇淋,但是你家對面的老王開的雜貨店可能就此陷入愁雲慘霧,因為他的生計想必將大受影響。在這個故事之中,要開一家7-11,是好、還是不好,肯定是辯論不出結果的,因為對有人來說是好,有人來說不這麼好,也或許對有些人來說結果是負面的,也因此,大家只能各自表達自己的立場。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他覺得FB陷入瘋狂,他覺得很不舒服;他覺得大家不理性,覺得大家被煽動。老實說,看到我有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我替他覺得很難過。我想說的是,難道你不喜歡看到熱烈的爭辯嗎?難道你安於舒適而和平的寧靜生活嗎?希望每天都美好如往常?其實我也跟你一樣;但是現實是,我們的世界並不是這樣子的。
我想說的是,任何立場都是可以表達的,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可以說出你的想法。我看到有人提出支持服貿的說帖,也看到有人嘗試把正反方的說法都貼出來,當然也看到我比較多數的朋友,努力散布著服貿有什麼威脅的說明。要不要支持服貿,不是一個 yes/no question;就算真的是,那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吵雜的。而且還醜陋無比。打開懶人包或者說帖,是你的第一步。你不見得需要馬上做出任何判斷,但是至少可以先從了解開始。
請容我再多嘴。第一,政治,就是大家的事情;並不是遮住自己毛茸茸的耳朵,就可以讓自己不沾染上政治。第二,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我們最鄰近的國家,沒有之一,但是同時也請嘗試去思考,中國之於台灣,還扮演了一個角色──請問是?
接續前篇,在 Hana 辦完 check-in後,看著窗外那精美的大雨,我實在是非常懶得出門。索性就趴在床上滑電腦,查一下旅遊資訊;畢竟今天才是我旅途的第一天開始而已,而且在今天之前我幾乎醒著的時間都在做實驗,所以一直到這一刻才開始做起旅遊的功課。
不過眼看著12點到了,實在也是該吃點東西,於是我就換上夾腳拖往 JR 車站移動。本來想要去吃 JR pass 上推薦的廣島燒店的,但是實在是客滿,只好先吃麥當勞了。因為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我就外帶打算上 JR 火車上面慢慢吃。
從廣島搭到換渡輪的宮島口站其實不遠,我記得大概 30 分鐘吧,很幸運地有位子坐,而這個行車時間也剛好夠我把麥當勞套餐吃完。
一出 JR 車站馬上可以看到渡輪口就在眼前,因為我有 JR pass 所以可以免費搭乘由 JR 所經營的渡輪,旁邊也有另外一家宮島松大汽船可以選擇,但是 JR 渡輪以會繞到大鳥居附近為特色,當然要選擇搭乘 JR 的渡輪囉。
Read on →照理來說,通常來 SPring-8 做實驗的最後一天,都是不能睡覺的無窮地獄,得要用到 beamtime 的最後一刻才結束實驗,之後開始拆實驗器材收到天亮,再搭清晨第一班巴士回大阪搭飛機返台。不過這次因為種種原因,韓國的夥伴們說他們收就好,也因此我們在 6/21 半夜就收工回 guest house 了,結果我們這一次不但可以睡覺,而且因為我決定搭比較晚的公車自己去相生,不跟學長他們行動,所以其實我又可以睡到更晚。
睡醒看到學長他們說實驗sample已經都收好了,於是我就一個人走到公車站,展開第一次一個人在日本旅行三天兩夜的冒險。
這樣講或許有些戰意,不過說真的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像相生這樣的小鎮有資格設新幹線停靠站?不過實際上會停靠相生的班車其實也不多就是了。
Read on →Amira 是一個許多做顯微術或者生物影像的人都會用到的軟體,可以用它來具象化許多3D的data。
除了原生的AM檔案之外,有時候我們也會希望藉由 Amira來顯現來自 Matlab我們加工後或者計算後的檔案,因此就會需要由 Amira來打開 .mat
檔案;照理來說 Amira 是支援的,但是我自己實際測試,卻會噴出這樣的錯誤訊息:
Reading minivirus_A.mat ...
opening connection to Matlab engine...
Couldn't open libeng.dll:
File does not exist.
Couldn't open libmat.dll:
File does not exist.
Couldn't open libmx.dll:
File does not exist.
Failed to connect to Matlab
Be sure Matlab is correctly installed, and the path is valid
Error opening file G:/minivirus_A.mat
網路上查半天,都找不到問題所在或者解法,但是自己嘗試去解決,卻發現解法超乎想像地簡單。
首先先試著去找 libeng.dll
、libmat.dll
或libmx.dll
這三個鬼東西在哪。答案很簡單,就在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2b\bin\win64
的下面。我想 Amira 抓不到的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為 Amira 不知道 64-bit 的 Matlab 已經改變存放這些lib的位置了。
解決方法
解法非常簡單,就是改系統變數中的 PATH
值。
首先對著 我的電腦 按右鍵,選 內容 ,接著選 進階系統設定 ,然後按 進階 這個頁籤,最後按最下面的按鈕 環境變數 。接著在下面的小框框中找到PATH
,點選 編輯,然後在最後面加上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2b\bin\win64
就大功告成,此時重開 Amira 後就可以開啟 .mat
檔案了。
這招是之前在電機系當網管助教的時候跟學長學的,因為電機系的學生與教授帳號都是基於工作站系統,但是我們寫 web 網頁的主機並沒有直接的管道跟工作站主機溝通,所以其中一個驗證登入身份的方法式利用 telnet
連接 POP3 主機,確認是否可以登入。
這次會實際用到是為了清大校長模擬選舉網站,我們作為一個非官方的網站,但是要能驗證投票者是否為清大學生或者校友,因此最佳的實作方法就是請投票者提供學校計中的信箱帳號和密碼,我們嘗試登入 POP3 主機,便可以快速證明該使用者是否為信箱擁有者。
Ruby 對 telnet 的支援
在寫入 Ruby on rails 之前我先在自己電腦上寫 Ruby 沙盤推演,先確定了 POP3 主機可以用 telnet
溝通而且走 port 110 [1] ,並且很快找到了兩個參考資料,一篇是中文的實作[2] 一篇是 Net::Telnet
的 doc
,看了這兩篇之後才發現 Ruby 的 telnet 支援遠比我想像中還要強大,因此不到半小時就把流程用 Ruby 寫出來了。
其實是順便練習一下 markdown
的表格語法 XD
代號 | 學院 | 備註 |
---|---|---|
00 | 跨院系所 | 例如體優、音優、學科所等 |
01 | 原科院 | 原科院是清大在台復校的第一個學院,排行第一也是理所當然的XD |
02 | 理學院 | |
03 | 工學院 | |
04 | 人社院 | |
05 | 保留?據說是留給教育學院? | |
06 | 電資院 | |
07 | 科管院 | |
08 | 生科院 | |
14 | 人社院 | 台灣教師在職進修專班與亞際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國際學程 |
據說 09 是保留給醫學院,但是無從查證XD
學號倒數第三號意義
0 | 1 | 2 | 3 | 4 | 5~6 | 7 | 8 | 9 |
---|---|---|---|---|---|---|---|---|
單班 | 清班 | 華班 | 梅班 | 碩班境外生 | 碩士生 | 碩班提前入學 | 博士班 | 學士逕博 |